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工作动态/ 更多
招生信息/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院士大会
院士信息
全体院士名单
外籍院士名单
院士学部分布图
年龄分布图
科普场馆/ 更多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开幕式上,理化所副所长罗二仓介绍了理化所概况,表示理化所是交叉性很强的综合性研究所,液态金属是其中的重点发展方向。他表示,本次高峰论坛将对液态金属机器人前沿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大会主席、理化所研究员刘静表示,本届论坛聚焦液态金属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探讨液态金属为柔性机器人发展所带来的全新机遇。
会议邀请液态金属前沿技术与柔性机器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当前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刘静以“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人:从理论到现实的演化”为题做报告,对液态金属软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进行全面讲解。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志刚从工程制造的角度,对液态金属三维表面印刷和植物操纵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文力以“软体机器人:结构、驱动与系统”为题做大会报告,回顾了软体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特聘研究员何志祝以“液态金属基软体机器人研究进展及其挑战”为题做主题报告,回顾了液态金属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四川智百荟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林以“液态金属机器人创新保护策略”为题做报告,针对如何利用专利保护原始创新进行分享。理化所研究员邓中山介绍了一系列源自中国的富有代表性的液态金属前沿技术。
会议同期举行了液态金属机器人前沿技术大赛,来自全国27组入选队伍代表参加比赛。比赛展示了机器人或感知技术项目,包含液态金属水母机器人、弹跳机器人、潮敏机器人、热控/气控全软体机器人等各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新颖机器人,以及液态金属在机器人柔性感知领域的重要应用。来自理化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的参赛团队分别摘得大赛一等奖。
此外,与会人员前往中国液态金属谷参观调研。
来自全国25个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高校师生参加上述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